防住水稻病害,水稻自然就高产
时间:2018/5/4 16:47:54 点击:2952次
防治病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,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直接的有效措施之一。危害水稻的病害种类繁多,主要有;白叶枯病、纹枯病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、稻曲病、青枯病等。下面我们就这些病害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。
1、水稻白叶枯病 发生症状: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。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,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;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;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,并向内卷曲。空气潮湿时,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,干涸后结成硬粒,容易脱落。

防治方法:选用抗病品种;用1%中生菌素5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;培育无病壮秧;移栽前7-10天,用20%噻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利果国际水稻专用叶面肥1号500倍液、600倍液利巴韦啉混合喷施1-2次,7-10天一次,防治效果非常好。促使叶片迅速转绿,并增加抗病性。
2、水稻纹枯病
发病症状:叶鞘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,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,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,呈不规则状云纹斑,常致叶片发黄枯死;叶部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。茎秆受害常不能抽穗,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。

防治方法:减少菌源;不可偏施氮肥,增施磷钾肥;合理密植,合理灌水,浅水勤灌,适度晒田,降低田间湿度;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4%井冈霉素600-800倍液利果国际蜂胶二氢钾250倍液喷施3-4次,7-10天一次。
3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症状:主要为害叶片,有时也为害叶鞘。病斑发生在叶脉间,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,扩展后受叶脉限制,形成暗绿色条斑,对光呈透明状,长约10毫米,宽约1毫米,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,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。
防治方法:良种消毒;发病初期用可杀得三千1500倍液利果国际蜂胶二氢钾250倍液喷雾,7天后再施1次药。
4、水稻稻曲病 发病症状;危害个别谷粒,在杨花期因阴天多雨易感染发病,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,逐渐增大,使内外颖张开,露出淡黄色块状物,即病菌孢子座,稻粒上形成黑色粉层。影响产量,有毒不能食用。
防治方法:1.选择抗病品种;2.种子消毒,同稻瘟病、纹枯病;3.结合纹枯病防治,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70%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利果国际水稻专用叶面肥2好250倍液喷雾1-3次防治。
5、水稻青枯病 发生症状:水稻青枯病,系由水稻生理失水所致。病害常在1-2天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。叶片内卷萎蔫,呈失水状,青灰色,茎秆干瘪收缩,或齐泥倒伏,谷壳青灰色,成为秕谷。多发于晚稻灌浆期,断水过早,遇干热风,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。长期深灌,土层浅,肥力不足,或施氮过迟也易发生青枯。
防治方法:
(1)选用抗旱力强、早熟、大穗少蘖型品种较耐旱。
(2)稻田后期管理要浅水与露田结合,不可断水过早,特别是沙质土和漏水田。避免长期深灌,适时适度搁田,促进根系生长。
(3)合理施肥,基肥要施足,追肥要早施,避免施氮过多、过迟,防止贪青或早衰。
(4)提倡施用多功能高效液肥利果国际蜂胶二氢钾,或利果国际水稻专用叶面肥2号,于水稻孕穗期灌浆喷雾1-3次稀释250倍液,防治水稻青枯病较好。
水稻高产只有品种选好、多施有机肥、注意防病、注意合理多喷几次专用叶面肥,水稻才能籽粒饱满、千粒重增加、品质好。粮农真正掌握了水稻高产的妙招,他(她)才会丰产丰收,达到国家快速脱贫。